在一類商圈商業中心租金增長卻利潤不明顯的今天,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將目光瞄準另一個領域——社區商業。在沃爾瑪、家樂福、大潤發甚至高島屋等的未來發展大計中,社區店被頻繁提及。2014年底,家樂福高調在上海開設便利店,社區商業再度成為聚焦熱點。
  據2014年商務部的典型調查顯示,2014年上半年小型業態的便利店銷售同比增長13%,主要設在社區的超市銷售同比增長11.9%,在所調查的6種主要實體零售業態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位。
  近日在番禺舉辦的一場社區商業論壇上,樓盤小區規劃配套的商業街可以說是社區商業的初級表現形式,然後才是生活服務。社區店提供的包括購物體驗、快遞收發、物品寄存、傳真等服務有巨大挖潛空間,最終的社區商業應是市民家門口的綜合服務社交圈層。
  ●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通訊員 吳婕秋
  現象??
  超市大佬“向社區進軍”
  繼順豐打造嘿客進駐社區後,業內超市大佬紛紛摩拳擦掌,家樂福更於2014年底在上海開啟第一家社區便利店,吹響進軍社區的號角。
  據瞭解,名為Easy的家樂福便利店開在上海閔行區的黃樺路。店內銷售的商品類別以及商店內6條通道的寬敞格局,三四百平方米的面積,包括部分商品價格比便利店有競爭力,這些都使得Easy不太像真正的便利店或是標準的超市,更像是一家社區型中小超市。業內人士認為,兼具便利店功能,提供比便利店更豐富的商品選擇,同時配套WIFI和移動支付等設備,令便利店成為介乎於超市與傳統便利店之間的“微超”。家樂福華南區人士表示,不排除此後在廣州增設便利店,但暫時無明確計劃。
  事實上,社區領域早已引來各大零售商的垂涎。記者粗略統計,2014年初華潤萬家已有5家社區超市開門營業。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2013年新開社區超市40多家,2014年開設社區超市的數量鎖定在50家。
  外資超市也紛紛響應社區業態。包括沃爾瑪、永旺、百佳等外資超市近年來所開設的新店也不再是大賣場,而是吹響“向社區進軍”的號角。以百佳為例,其在廣州擁有28家分店,據有關統計,僅在2013年,百佳已增開了13家新店,其中包括黃埔星匯城店、北京路名盛廣場、芳村花地人家等。這些新開的店以中小型店面為主。
  百佳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該公司早兩年已涉足社區業態,把正佳廣場taste門店作為標準,社區店面積控制在幾百平方米與1000平方米之間,比一般的便利店要大,但比商業中心門店小得多,類似於“微超”。這類社區店在廣州匯景小區和佛山普君新城均可看到。
  她說,“微超”只提供生活所需的生鮮、簡單的日用快消品,諸如大宗商品和家用電器都不會上架。同時也針對該社區的消費人群,獨身定做產品供應,例如在中高端人群社區,可以引入taste超市產品。
  商機??
  “最後一公里”市場蘊藏巨大潛力
  以番禺華南板塊邊緣雅居樂劍橋郡為觀察樣本,該小區位於番禺南村,卻擁有70000平方米的社區商業,不僅能滿足業主的居住娛樂所需,同時還能滿足外向型的社區配套,消費輻射面可惠及華南板塊。記者觀察到,番禺首個五星級數碼影院烽禾影城已經進駐,在小區國際文化中心設有5個豪華影廳,成為華南首個社區影劇院場。
  據介紹,除華南首個社區影劇院場外,雅居樂劍橋郡社區內還擁有廣州最大社區廣場式購物中心。據該社區設計人士介紹構想:多達2.7萬平方米的購物長廊,以趣味性和經營性相結合的設計理念,業主能享受到足不出社區,就能擁有堪比天河太古匯的購物的體驗。
  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分析,社區商業處於生活“最後一公里”的圈子,商家與顧客擁有無縫對接的近距離優勢,足不出戶即可解決日常消費問題,故而促使居民更願意“舍遠求近”。所以,除了開發商願意一擲千金外,其他主打生活“最後一公里”的配套商業也將投身社區。
  社區,早已成了“天地一號”老闆陳生商業版圖擴張的另一塊核心陣地。近半年來,陳生不聲不響地潛入社區開店,今年他的社區生鮮店壹號廚房已經悄悄在廣州番禺開了七八家,2014年底達到20多家。壹號廚房是基於天地壹號、壹號食品兩家成熟公司下的全新平臺,採用O2O經營模式,通過線上網絡營銷和線下直營店體驗相結合引流。社區商業將是未來商業發展的新方向,而佈局社區商業的壹號廚房正在為陳生的生鮮電商計劃打下基礎。
  壹號廚房拓展總監陳萬壽說,當年一號土豬在廣州雅居樂花園的菜市場賣得相當火爆,一個3平方米的檔口一個月可以賣到20多萬元,現在更是達到百萬元的銷售額,“廣州社區營銷的成功經驗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和鼓舞,社區聚集很多中高端人群,人氣旺盛,交通也極為便利,打通最後一公里,為社區人群提供生鮮體驗便利,對一號廚房來說絕對是絕佳的商業機會”。
  民生銀行行長助理劉凱也認同社區商業所蘊藏的巨大潛力。他認為,相對於傳統商業銀行模式,社區金融更加註重便捷金融服務和多元非金融服務,這不僅是民生銀行兩小金融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未來金融轉型和特色銀行發展方向。據透露,從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,民生銀行已在廣州範圍內建立了300多家社區網點。
  ?專家分析
  渠道下沉漸成趨勢
  社區商業品牌化成未來地產商追尋方向
 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表示,從開發商角度出發,社區商業第一要強調自身的便利,第二要著眼於打造項目特色,第三是打通O2O線上線下渠道,從而吸引更廣泛的客群。社區商業品牌化且使之產生溢價必然是未來地產商所追尋的方向。
  “近年來,我們發現廣州商業地產出現明顯的渠道下沉現象,發展商不再盲目地往中心區域擠,而是往郊區、邊緣地帶蔓延,社區商業開始步入3.0時代,亦成為未來商業發展的重心。”
  他說,以華南板塊為樣本,2000年番禺撤市設區,華南板塊開始騰飛。目前,華南板塊周邊常住人口已超過60萬,吸引萬達集團、天河城百貨、敏捷地產、奧園地產等大鱷的進駐,大大拉升了萬博商圈的商業價值,集大型商業中心、商務辦公、五星級酒店、會展中心、商業公寓、購物街、休閑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萬博商圈,正駛入發展的高速路,成為“廣州第四商圈”。
  與此同時,區域旗艦商業綜合體的蓬勃發展,往往能帶動連片社區商業價值集體飆升,在繁盛商圈強大支撐下,社區商業價值呈現“漲”聲一片,成為擁有社區商業發展的最佳土壤。
  ■相關
  社區商業經歷3個階段
  黃文傑分析,回顧社區商業的發展,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:
  第一代社區商業是2000年以前,以社區小商鋪為主,業態有雜貨鋪、市場、小吃店等,代表社區有洛溪新城等。
  第二代社區商業則表現為社區商業街,形成時間為2000年至2010年,業態有便利店、餐飲、美容美髮、早教、乾洗等,代表社區有廣州雅居樂花園、祈福新邨等。
  第三代社區商業(即社區商業3.0時代)是在2010年以後出現的泛社區商業中心,業態以特色餐飲、社區電影院、家居體驗館、咖啡店、藝術創意等為主,更加註重消費者的生活和購物體驗,借助社區共建配套、交通等優勢吸引外溢客流,通過打造生活體驗並追求健康的社交圈層的活動平臺,實現主流需求下龐大商機的最佳商業形態。  (原標題:社區商業走向3.0時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c81wcs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